圖片

 

  行為養生包括行為調整、行為鍛煉以及多種行為養生方法的綜合運用三部分,三者共同構成行為養生的主要內容。以下內容出自《蘆居淺語·解人頤》“二十四醫”,其中論述的內容,完全屬于行為調整養生范疇,仍具現實意義。

  “節飲醫醉” 治療醉酒的最佳藥物就是不飲酒、少飲酒。“只消一盞能和氣,切莫多杯自害身”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獨宿醫淫” “淫”在中醫里為太過之意。自然界之六氣過亢,則為“六淫”,“六淫”之“淫”,即為太過之一。“獨宿醫淫”,實際上說的是葆精寡欲、避免房勞過度的最有效方法。

  “衣布醫艷” 衣著方面要盡量樸素大方、大眾化,不追求奇裝異服、另類打扮,以免影響社會公眾對你的認識與評價;其二是可以防止淫褻之人的輕慢調戲與侮辱。

  “苑蔬醫腥” “苑蔬”,意思是指在庭院種多種蔬菜?,F代人很少有適宜的場地種植植物,但對親近自然,了解食物蔬菜的來之不易,珍惜糧食,杜絕浪費,也有借鑒意義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輸糧醫累” “輸糧”就是指運輸糧食。農業社會每年糧食豐收后,除自用外應當盡量將糧食流通出去,以免造成積壓?,F代則是強調如何合理理財,以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。

  “償逋醫羞” “償逋”是指償還拖欠別人的各種債務。債務要及時清理償還,不能失信于人。“慎言醫禍” “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”“是非總由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”。“沉默是金”。為人處事一定要慎言慎行。

  “敏事醫慵” 《顏氏家訓》有言:“積習成懶,積懶成病”。“黎明即起,灑掃庭除”“一日之計在于晨”等古訓,都是在強調要養成良好的習慣,做事情要抓緊時間,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,促進身心健康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反求醫侮” 遇到事情首先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,不可一味地責怪他人,要自我反省??鬃?ldquo;每日三省吾身”,這是一種高尚人格的具體體現。

  “無辯醫謗” 韓愈在《原毀》指出:“世修而謗興,德高而毀來”。不是叫人一味忍耐,而是要用健康快樂的心情去對待,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,不進行無謂的論爭。

  “安分醫貪” 安分守己,安貧樂道,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積累財富,體現自我價值,實現人生目標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卑己醫驕” “要謙虛謹慎,戒驕戒躁”。謙虛謹慎是為人處事的美德,驕傲自滿是為人處事的大忌。

  “省費醫貧” 厲行節約,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人體健康也需要時刻呵護,精心調養,切不可過度消耗。

  “勤學醫賤” 學習是一件伴隨終身的事情,只有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,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精神境界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靜坐醫煩”“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”;“清靜則肉腠閉拒,雖有大風苛毒,弗之能害”,從深層次揭示了內心清靜平和的神奇效果。

  “清淡醫寂” “淡泊明志,寧靜致遠”也是養生的準則。“修身在正其心,養生在養其心,治病在治其心”,心為君主之官,主明則下安,以此養生則壽。

  “種花醫思” 蒔花弄草,不僅可以陶冶情操,怡情養性,還可以體察物性,起到移精變氣,緩解精神緊張與壓力的作用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啜茗醫睡” 喝茶能提神,令人神清氣爽,心情愉悅,精神振奮。

  “索句醫愁” “鳥宿池邊樹,僧敲月下門”描寫的是詩人索句苦吟。其深層含義是要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情,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,倘樂在其中,何愁之有?“研理醫俗” 讀書要窮理,要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,不可人云亦云。養生同樣如此,才能明明白白養生。“達觀醫滯” 要以一種豁達開朗的態度,虛懷若谷的坦蕩胸懷為人處事。人體以氣血流通為貴,氣血調和,百脈充盈,神得所養,臟腑平和,肌肉堅固,關節滑利,身體自然健康無病。

  “彈琴醫躁” 五音入五臟,各有所歸屬,借助五音對五臟的調和作用,平衡臟腑功能,消除郁積之氣,清解亢盛之火,燮理五臟陰陽,調整經絡氣血,達到治療作用。

  

圖片

 

  “去非醫過” 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,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,聞過則喜,從善如流。養生過程中要勇于戒除或改變各種不良嗜好,不找借口開脫。

  “矯性醫偏” 以有限的或不正確的信息來源為基礎,先入為主的滲透,個人感情成分的判斷是偏見的主要特征。先入為主、傲慢、自卑都能導致偏見。“二十四醫”所表達的就是行為規范的自我調整。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的性格,規范自己的行為,如此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、融入社會,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健康的身心。